2013/08/05
科学的群众观应包括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观、认识主体观、利益主体观、权力主体观、价值主体观。
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科学的群众观包括丰富的内容,由人民群众实践主体观、认识主体观、利益主体观、权力主体观、价值主体观等构成。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依靠群众,宣传和动员群众,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和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一起,是我们党领导民主革命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邓小平同志高度赞扬和支持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来的首创精神,他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价值评价标准,提出了依靠群众实践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摸着石头过河”等观点。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把“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一条根本原则。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第一次亮相讲话中,就宣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长期以来,我们党与群众形成了鱼和水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彻底推翻了以往剥削阶级特别是资产阶级对人民群众的蔑视和偏见。在剥削阶级心目中,是帝王将相、少数“精英”和“伟大人物”创造了历史、主宰着人类的命运,人民群众只是被他们踩在脚下的“群氓”、“刁民”,是恩威并施的对象,而他们自己则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总之,如何对待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和其他思想体系的分水岭,是区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党的试金石。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仅是个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问题,也是根本立场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立场与方法上深化思想认识,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和实践自觉。
新闻热点 |
王永生寄语2019届毕业生: 永葆家国情、铭记青春梦、涵养浩然气 |
学校2019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隆重举行 |
【毕业季】《再见,再见》毕业视频 ——献给2019届信息科大毕业生 |
王传亮、王永生带队赴清华大学交流学习 |
学校举行2019年暑期学生短期出国团组授旗仪式 暨行前培训会 |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