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专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雷锋专题
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演示文稿制作能手包立辉

2013/05/17

517日由我校主办的“卓越人才培养与社会贡献力提升”国际论坛上,一套设计精巧、衔接流畅的英文演示文稿,为柳贡慧校长的精彩讲演增色不少,也给听众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鲜为人知的是,为制作这套演示文稿,党委组织部包立辉老师度过了废寝忘食的三天;构思、设计、修改、成稿,每个环节都追求精益求精,只为论坛上那几分钟的完美展示。

在学校的十年工作中,包立辉历经了几次身份的转变:从理学院的辅导员到学生工作处尽职尽责的好老师,再到现在市委教育工委“北京高校教师党员在线”平台的技术运维人员。此外,他熟练的办公设计操作技能使他还肩负着一项“重任”:为学校重大工作与活动制作演示文稿。多年来,包立辉已经忘记有多少个寂静深夜伴随着咖啡、音乐和闪烁荧光的电脑屏幕度过。

刚开始,包立辉时不时给理学院“帮帮忙”,渐渐地在学校“出了名”——大家都知道他是演示文稿的制作能手。2007年,他被推荐为学校设计党建评估达标检查的演示文稿,得到领导和师生的高度评价;此后,学校重大工作与活动若需要制作演示文稿,包立辉便会承担这项不在他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任务,一直到现在。“演示文稿制作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制、粘贴讲稿内容,如果那样,还不如直接将文档全屏播放;一个好的演示文稿应呼应讲稿,解释其内部逻辑关系,将枯燥而抽象的文字形象化,使受众能耳眼配合、听力与视觉相呼应,以便更好地理解讲稿内容。”因此,为了将一万多字的讲话稿完美呈现于一两百页的幻灯片上,从构思、设计、初稿、大量修改至完成终稿,每个步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巨大的。包立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琢磨先生”:拿到讲稿,他先熟悉整体章节、框架,随后摘录主体文字,并构思色彩、图表搭配;经过了一阵阵“头脑风暴”,他开始精雕细琢每一页幻灯片内容;在领导审阅、提出修改意见后,他便要连夜“抠字”修改……

由于大多数任务要求高、时间紧(通常包立辉接到任务时,离讲演只剩三四天,有时甚至是提前一天才开始做),白天要处理本职工作的包立辉,只有等晚上回家后加班加点,才能按时保质完成任务。一来二去,连熬好几个通宵成了他在学校重大工作和活动前的常态。“我平时做演示文稿的黄金时间是凌晨12点至第二天早上的6点,这个时间段安静、无人打扰,所以熬夜成了一种习惯。”2007年第一次接手学校派给的任务时,他便连续三天三夜没合眼。在这些需要兼顾两头的日子里,白天处理本职工作时,他感到脑子发懵、身体发虚;夜晚应对设计任务时,他努力理清思绪,咬牙坚持;任务完成后,他总是能一觉从晚上六七点睡到第二天中午,可见耗费心血之大。包立辉坦言,刚参加工作时,熬夜并不是什么难事,可随着年龄慢慢增长,身体明显感觉有些熬不住了。“头发掉的越来越多,眼睛也没以前好使,最近两年总感到视力模糊、看屏幕久了就眼花,可能是因为赶工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的缘故。”

相比起体力损耗,这种反复修改、炼字炼句的过程所造成的精神疲累是更难以调整的。“身体的累可以完工后补睡眠,精神上的累却需要时间休整。”对于包立辉来说,演示文稿制作“返工”是家常便饭。他深刻地记得,2008年本科教学评估,50分钟的汇报内容足足修改了26次。“汇报那天是526日,我保存的终稿文件名也显示它是第26份。”在平时的设计过程中,文字表达不对,得改;图表不适合,得改;图片元素不恰当,得改;甚至有时讲稿改动一句话,演示文稿的整体设计逻辑就要大改。有时文字稿改动的只是一个用词,但因为没有添加修改标注,就需要对照讲稿逐字逐句进行核对。

而本次国际论坛的演示文稿制作任务,也使包立辉面临着与以往频繁熬夜、多次修改的挑战。往常是汇报形式,这次是一个十分钟的讲演,设计方案还得根据“老外”的视听习惯做出调整。“国外比较喜欢简洁大方的设计,同时还要突出论坛的风格。此外,在中英文版本的选择上,也着实费了一番功夫。”周二上午一接到通知,包立辉便开始紧锣密鼓地列清单、搜集图片素材;周二下午拿到讲演稿后,除了吃饭时间,包立辉都泡在了电脑前。第二天,初稿出来后,领导提出了许多修改意见。“一边顾电脑,一边做笔记,记、看、改同时进行,着实是有些顾不过来。”又历经了两天的琢磨、修改、再琢磨、再修改,演示文稿终于在周四获得了领导的认可。“过程是辛苦点,但是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便觉得很满足。”

对于自己的工作状态,包立辉说虽然累点,但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很有满足感。他谦虚的表示:重大活动来临时,大家都很辛苦,都值得报道,他只是许许多多幕后工作者中的一员,大家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校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供稿:袁姝雅)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