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创新创业】(四):天工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设计大赛桂冠上的明珠

2016/12/15

  12月10日对于林永天同学来说是个开心的日子,他们几个小伙伴组成的“天工有限责任公司”团队,一举夺得由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央财经大学承办的2016年北京市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一等奖,并荣获“创意之星”称号,同时为我们学校争得了优秀组织奖。这是自2010年我校第一次参与此项比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指导老师、经管学院辅导员马众介绍,“天工有限责任公司”能够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折得大赛桂冠,还在于其自身创意的卓越。马众老师从2009年开始参与指导学生参加创业类竞赛,在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方面有丰富经验,在谈到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时,他说:“根据最近两年创业竞赛参赛的情况来看,参赛的项目多以服务公司、中介公司等第三产业为主,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项目越来越少,做实业类的项目较少。所以选择了这个有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项目参赛。同时,我们鼓励学生提前获得专利注册权,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提升产品和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的可信度。这个项目在比赛中是唯一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的作品,是唯一取得专利注册权的作品。” 

  “天工有限责任公司”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全校多个学院,其核心产品是可形变式装卸工具。林永天介绍,在目前的市场中,人们普遍的使用着一对一的单一性常规工具,如十字头螺丝刀只能对十字螺丝进行拧转,而不能对一字螺丝,三角槽,二点头等螺丝进行操作。这样的工具让我们时常使用起来感觉到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基于利用镓、铟、铋、锡、铅金属材料为主要合金具有低熔点,高硬度,抗氧化,可塑性强的特性,设计出了一款能应对多种对象进行即时形变从而实现装卸的设备,进而弥补市场在此方面的空缺。

  这类可形变式装卸工具的设计涉及到的专业比较广,因此团队集合了学校多个学院的学生。林永天说:“利用了要利用到电加热低熔点金属,并使之塑性,因此我们小组有负责电路设计的刘桂林同学,他是电气专业,对于电路设计有一定的了解,依据电烙铁的基本电路图,进行更详细地改进,从而电路设计中实现可温控的目的;同时,因为温控的更好实现可以基于单片机,并且为实现液晶显示的目的,因此我们有来自测控专业的赵娴雅同学,并且基于测控专业学习的精密机械设计,填补了我们项目内机械设计的漏洞,绘制机械零件图纸,实现产品的加工制造。”

 

申请到专利的螺丝拆装工具(专利号:2016206959558)

 

  林永天同学介绍:“本项目申请了1项专利,专利名称是螺丝拆装工具。报名参赛的时候是今年10月初,那时专利到了最后的审批公示中,决赛前夕专利批准了,很及时。”

  本次大赛评委会主席、清华紫光教育机构总裁李凌对“天工有限责任公司”项目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你们的项目创新性很强,紧密结合了市场需求,在国外也尚无类似产品,希望能够尽快实现量产。”

  马众老师说,获得一等奖,并且取得专利,离不开同学们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密切配合。团队是一个高度团结的有机体系,每一个成员的细微小节都会影响整体的表现。林永天同学在谈到赛中的感受时说:“比赛竞争很激烈,一开局,面对强势对手的压制,我们倍感压力,但我们独树一帜的创意,既符合市场的发展的规律性,又突破了行业常规表现出较高的创新性,可能是我们最终制胜的法宝,当然这一切离不开马老师对项目的跟踪指导和大家的团结协作。”“我们希望本项目有更大的突破。”自动化及其控制专业的杜金朋同学说:“未来我们希望引入更多智能化方向的思路,思考将本项目运用到更多方面,例如万能钥匙等。”

   马众老师根据多年参与大学生创业设计比赛的经验,还特意为我校准备进行创业设计的同学们提供了一些建议:

  一是要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既要充分把握创业项目的市场性,又要具备对市场洞察的前瞻性。

  二是要注重市场新经济现象的调研,善于进行多角度的行业分析,要了解行业产品的供需关系,进行创业项目的科学决策。

  三是要坚持创业设计项目的模拟和调整。在现实中多次进行模拟演练的目的在于对项目本身的优化和调整,使其不断符合市场风向标,刨除理想化、非理性化的项目因素。

  四是要培养一支优秀的团队。我们知道创业设计项目可以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团队合作,但是面对当前新经济形势下市场的高竞争率和高淘汰率,优秀的团队更容易形成一股力量,更容易实现创业落地。

  出水才看两腿泥,长达半年日夜筹备的汗水没有白洒,大学生创业教育没有止境。对市场经济规律的探索永远在路上,对于我校师生而言,夺得桂冠也仅仅是表明我们刚刚上路,未来迎接我们的将是更大的风浪,但只要大家满怀信念,不忘初心,就能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上永远走下去。(供稿:经济管理学院)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