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勤信故事】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团队:斩获国家科技大奖,建设信息科大唯一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2016/10/26

  2010年1月20日,雪后的一天,在信息科大健翔桥校区图书馆的一楼展厅里,来校视察科技工作的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停留在了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项目展位前。听取了该平台第一完成人,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负责人、首席专家,经管学院院长葛新权的汇报后,刘淇问:“现在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这么严重,你们能不能研究城市生活垃圾问题?”葛新权回答:“这属于循环经济学范畴,我们可以研究。”以此为起点,葛新权带领北京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对循环经济领域展开了进一步研究。

 

定位知识管理研究

  上世纪末,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葛新权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李京文、张守一的带领下,开始开展知识经济领域方面的研究工作。当人们预测知识经济将取代工业经济时,时任工商管理分院院长的葛新权和学院领导班子正在思考学院未来的发展方向。

  2003年新大学开始筹建,为学院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当年,学校组织教师“跨界”申报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项目,葛新权申报的项目获批立项。2005年,葛新权组织唐五湘教授、刘宇教授、侯军岐教授以及中青年教师等一干人马,着手开展申请成立研究基地的工作。经过反复论证,根据当时21世纪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环境背景,研究基地最终定位为“知识管理研究”。

  当时有不少学界、业界人士对“知识管理”这一概念并不认可。为此,葛新权给出了简明的解释:“知识管理”就是对知识的全过程管理,从创新到应用再到创新,让知识形成良性循环。也有人提出质疑:工科院校有能力申请人文社科类研究基地吗?经过两年多的筹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市知识管理研究基地于2007年4月18日正式揭牌,并发展为学校唯一的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基地日常管理委托经济管理学院,韩秋实副校长担任基地主任,葛新权担任首席专家;刘宇、唐五湘、侯军岐等受聘为基地首批学术带头人。随着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张健、曲立、谢瑞峰、卢静、周脉伏、王斌、金春华、周飞跃、谭祖卫、王晖、刘伟等一批中青年才俊先后加入到研究队伍中来。基地以“推进中国知识管理理论创新与应用”为建设宗旨,形成了知识管理理论与应用、循环经济理论与应用、博弈论与实验经济学实验三个研究方向,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服务。

 

开展循环经济研究

  2008年1月9日,由基地牵头的“消费类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评价技术平台”项目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因为获得这个国家级奖项,基地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推开了循环经济领域研究的大门。

  2012年1月1日,基地成功申请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该项目的研究地,设在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循环经济园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两年时间里,项目负责人张健教授带领课题组跋涉在浩瀚戈壁,解决各种技术难题。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课题组突破了资源循环数据采集、虚拟仿真、优化决策等关键技术,申请发明专利3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这些成果和关键技术有助于国家相关部门宏观把握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的布局,进一步引导产业集群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今后建立发展循环经济体系,提供科技支撑和覆盖全国的科技服务平台,奠定坚实基础。

  葛新权负责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对策研究”,创新地将生活垃圾形成分析与全程减量结合的方法,在国内同领域研究中尚属首次。在项目研究的基础上,基地向北京市政府提出了“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水平的建议”。2012年3月,该建议得到北京市领导的批示。同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报刊载了题为“为美丽中国提供学术智慧”的葛新权教授专家访谈。研究基地的创新成果,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

  几年来,从“废弃电子产品资源化共生网络治理研究”到“大都市生活垃圾减量化的差别责任分析与路径研究”、“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从为北京市政府部门决策服务到为国家决策服务,基地逐步确定了以循环经济研究领域为今后努力的方向,成果主要应用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携手攀登科研高峰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只有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基地的每一位成员都坚守着这一理念,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追逐自己的梦想。

  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几百公里看不到人烟,手机找不到信号,汽车随时可能会在路上趴窝,车轮的后方永远都是一路尘烟。这就是“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集群科技服务集成平台研发与应用”项目组前往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沿途景象。今年8月,柴达木盆地白天气温达到历史新高,夜间却降到零度以下。这个暑期,课题组在柴达木盆地一呆就是一个多月,每天外出采集数据,吃住在生产现场。在这里干活的人白天穿背心,晚上穿棉袄。自2012年开始,课题组已经跑了6年现场。这6年里,一个课题结题,另一个课题又申请下来了。

  侯军岐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农业循环经济中的种业产业链发展,需要到全国各地的农业基地调研。他和课题组成员是西安杨林的常客,这里有西北农业科技大学和杨凌科技示范园种子基地集团。他们像候鸟一样,种子成熟的时节来到这里,了解国内制种水平和制种技术。从种子批发市场到蔬菜大棚,从种业公司到种子管理站,每一次调研,课题组都是马不停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待他们时说:“现在做种业研究的人不多了,看到你们还能沉静下来,坚持为种业研究做贡献,我们很感动。”

  在基地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基地三个建设周期的检查均获评为优秀。基地承担了各种科研项目28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1项、省部级114项,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60余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行业科技奖等国家级及省部级奖励19项。2012年以来,葛新权、张健、王晖、崔瑜、李莉、王建国、倪渊、颜瑞、齐林等发表A刊论文12篇,刘宇、唐五湘牵头完成的成果“知识管理平台研究”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

  基地取得了优异成绩,人才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立至今,研究团队由初期的10余人发展至40人,其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学术人才28人,占比70%;教授10人,副教授18人、博士及博士后27人。基地首席专家葛新权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北京市百千万人才计划、高层次人才计划;基地学术带头人张健和侯军岐获评为北京市“长城学者”,唐五湘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工作者”,曲立教授获批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

  对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基地采取传帮带的做法。用他们的话说,就像是“师傅带徒弟”,徒弟进来先从“协导”做起,在师傅的指导下,逐步确定方向、申请课题再到研究创新。在基地,每一个青年教师都能申请到由自己主持的项目,崔瑜、李莉、王建国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近几年,基地引进了尹洁林、崔瑜、李莉、李晓非、杨颖梅、白莹、倪渊、齐林、颜瑞、王建国、张长鲁、张雯、庄飞鹏、杨慧、王宗水等一批博士生,大大增强了团队理论水平。2008年以来,团队发表《基于IT能力的学习导向战略对绩效的作用机理研究》等10篇SCI期刊论文。葛新权说,基地现在还处在应用研究阶段,从事理论研究的人员较少,还需要加大引进力度,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与学术影响力,争取建设成为有影响的智库。

 

  未来一段时间内,基地将根据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谋划确定基地第四期建设规划;继续面向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国治理现代化等重大社会需求,开展前沿性课题研究,积极参与政府的重大决策,努力解决企业的现实问题,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力,打造知识管理研究中心、北京智库和人才培育中心,并争取申请博士授权学科。当前,国家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消费的美丽中国。研究团队希望,能够以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国家的建设发展贡献力量。(供稿:勤信人物评选委员会宣传组)

 

往期回顾: 

【勤信故事】田雨厚:创造信息科大校友捐款史上三个“最”的“大师兄”

【勤信故事】苏易衡:Water队队长的大学梦想之旅 

【勤信故事】张奇志:坚守地下实验室17年研发世界级水平机器人 

【勤信故事】招就处:把优质高考生招进来 将合格大学生送出去  

【勤信故事】张敬东:情系母校的大型企业集团掌门人   

【勤信故事】李铮:美丽梦想随科技创新而起飞    

【勤信故事】王昕:因为认真与热爱,所以收获并前行!     

【勤信故事】杨洋:有颜值更有才华,终是学霸一枚      

【勤信故事】曾庆一:不愿退休的后勤维修师傅       

【勤信故事】Water队:从信息科大3人组到机器人世界杯4冠王    

【勤信故事】胡炬:“炬神”照亮前方    

【勤信故事】麦尔哈巴•赛莱:用坚持打开梦想之门    

【勤信故事】王灯山:科技新星养成记    

【勤信故事】英语1303班:20 + 1 = 优秀班集体    

【勤信故事】赵萍:因为爱,她的世界充满阳光    

【勤信故事】赵南茜: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勤信故事】徐小力:泡实验室的“全国优秀教师”    

【勤信故事】张福学:50余年,他的探索脚步从不停歇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