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专稿】五中全会为教育界提出新命题

2015/11/13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胡瑞文:教育大发展钱从哪里来?

 

  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各级教育的发展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发展规模、推进公平、提升质量,进而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任务,要实现这些发展目标,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投入予以保障。 

  如何通过教育体制机制改革,解决“十三五”时期依然存在的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需求旺盛与教育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通过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一起转,为教育现代化目标的达成提供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条件,是需要认真研究和深入探讨的课题。 

  一、“十三五”期间我国教育投入所面临的形势 

  1.与中上等收入国家相比,我国教育投入水平偏低。

  按绝对值计算,2014年我国人均教育经费为640美元,是美国2010年人均教育经费3300美元的1/5;是2010年OECD组织国家和韩国人均教育经费2200美元的1/3左右,略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智利人均教育经费1000美元。

  按相对值计算,2014年我国教育总投入占GDP的5.15%,美国2010年为7.3%,韩国为7.6%,智利为6.4%,OECD组织国家平均为6.3%。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我国为4.15%,低于美国的5.3%、韩国的4.8%以及OECD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社会和私人教育投入,我国2014年为1.0%,低于美国、韩国、智利等国的投入水平。

  2.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DP比例徘徊在5.3%左右。

  1995-2005年的十年间,通过政府加大投入和市场机制双轮驱动,保障我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提高了1.46个百分点。但2005-2014年的九年间,由于降低了非义务教育家庭成本分担的比例,全国冻结大学和高中学费标准达十年之久;否定名校办民校、名校办分校的产权、管理权分离办学模式;削减了行业、企业办学规模,在政策上也缺少对教育捐、集资的激励措施,导致2014年多渠道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较2005年下降了0.76个百分点,全国教育总投入占GDP比例仅提高了0.6个百分点。

  3.国内财政收入增长趋缓,使公共财政教育经费难以保持高速增长。

  2012-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下降为7.3%),同期教育总投入增速由2005-2012年段的12.9%下降为7.0%(按不变价计算),2014年进一步下降为4.3%。其中财政收入的放缓,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增长。按不变价格计算,2005-2012年,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4.9%,2013年比2012年仅增长了8.3%,2014年增速下降为4.2%。从国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看,2015-2020年间,财政收入的年增长率仍会降到10%以下,届时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也将明显下降。

  4.与此同时,居民文化教育消费未得到有效释放。

  自1990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比由1990年的85%降低到2013年的66.9%;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占纯收入比例由85.3%降低到74.5%。

  同期,自2008年以来,连续四年居民储蓄均年递增4万亿元以上,2013年全国城乡居民储蓄总额已突破44万亿元。这表明了我国城乡居民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目前尚未被开发出来。从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1990-2013年间,我国城乡居民的居住、交通通讯、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支出占比均呈现不同的上升趋势,但教育消费支出所占比例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从7.3%下降为4.7%,以及由10.5%下降为5%左右。

  以上数据表明,由于体制机制原因,政府和社会未能为中上等收入家庭提供足够优质、特色的教育服务,抑制了他们教育服务产品的购买能力,我国居民具有的巨大消费潜力,未能得到有效释放。

 

  二、深化教育投入体制改革,强化教育投入 

  中国作为人均自然资源十分贫乏的发展中人口大国,只有通过教育的超常规发展,利用人力资源优势,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针对这一国情,提出了逐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任务,取得了显著成绩。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总结三十年来我国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借鉴思路仍是十分必要的。

  1.全国教育投入总体结构的变动情况。

  统计数据表明,1988-2005年间,全国教育总投入增长了17.5倍。其中,政府教育投入增长了13.1倍,多渠道教育投入增长了33.7倍;后者增幅相当于前者的2.6倍。同期,政府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例由78.6%降低到59.7%,多渠道教育投入所占比例由21.4%提高到40.3%。

  2.特殊困难时期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结构。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着“经济基础薄弱,义务教育规模庞大,教育经费极其短缺”的发展环境。不解决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人口向二、三产业的转移和农村人口的脱贫。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子女入学问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采取各级政府统筹和发动群众办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两条腿走路”方针筹措教育经费,使我国农村中小学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有力推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快速发展。

  据教育部统计资料,1981-1991年间,全国非财政多渠道筹措用于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经费达1066亿元;同期,各级政府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的预算内拨款仅为900亿元左右。数据表明,12年间,多渠道的社会和私人教育投入总量,超过了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拨款水平。

  3.普通高中教育投入结构的变动情况。

  1993-2005年间,普通高中教育在校生数由657万人增加到2409万人,增长了2.7倍;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28.4%提高到52.7%。

  同期,普通高中教育投入增长了11.8倍。其中,政府投入增长了9.2倍,所占比例由62.5%降低到49.7%;多渠道教育经费投入增长了16.2倍,所占比例则由37.5%提高到50.3%。

  这一阶段,高中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包括:大量兴办民办高中,鼓励公立高中名校办分校和民校,公立高中通过“三限”的办法扩大规模、双轨收费。

  4.普通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结构的变动情况。

  1995-2005年间,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规模由291万人增加到1562万人,后者相当于前者的5.4倍。同期,按当年价格计算,普通高等教育总投入增长了8.7倍。其中,政府投入增长了4.8倍,非政府教育投入增长了17.9倍。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通过社会力量开办民办高校、鼓励老大学举办独立学院、提高公立大学的学费标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等举措,大幅度增加预算外教育事业收入,使得普通高校多渠道教育投入在教育总经费中所占比例,由1995年的30.1%提高到2005年的58.5%;而同期政府预算内投入所占比例则由69.9%降低到41.5%。

  以史为鉴,为了保障“十三五”时期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目标的实现,可行的办法是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教育改革经验,坚持深化办学体制、投入体制改革,尽可能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打破政府“一统二包”的局面,政府财政性教育经费更多地介入托底问题,利用市场机制满足更多中上等收入家庭的选择性教育需求,由政府和市场双轨驱动促进经费快速增长,保障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新理念引领教育新发展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些新的发展理念,不仅将有力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改革与自身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引领作用。实际上,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中提出的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正是这些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教育要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创新驱动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与智力支持。为此,教育要创新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基础教育要大力加强学生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要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等学校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加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对促进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国家软实力同硬实力同步提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薄弱领域、薄弱地区教育的支持,加大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力度,着力缩小教育机会和质量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资源枯竭、产业衰退、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增强教育在促进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等方面的经济作用。要增强教育发展自身的协调性,大力加强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或短板,比如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加强立德树人,加强技能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绿色是永续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教育要为可持续发展,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作贡献。《建议》提出,要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为此,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把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教育的全过程中,把可持续发展教育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素质教育等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及社会成员形成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态度与相应技能,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积极建设者,成为保护全球生态安全的积极参与者。鼓励各级学校成为绿色发展的楷模,加强节能、低碳与环保的绿色学校建设。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要适应我国深化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教育必须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基础教育要加强国际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专业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教育要积极应对国际化趋势,把对外开放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按照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的要求,深入推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教育发展上的区域、城乡、人群差距,增加具有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的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加强完善对弱势人群和特殊困难群体的教育帮扶,创新教育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提升教育对扶贫攻坚的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教科院副院长、民进上海市委副主委胡卫:须补短板提质量

 

  梳理《建议》,有两个“关键词”最为醒目。一是“补短板”,全面小康重在全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补齐扶贫开发这一短板,保障基本民生;二是“提质量”,“十三五”是经济转型升级最关键的时期,随着人口红利优势逐步消失,经济发展必须更加依靠创新驱动,由传统的以出口为导向、以透支资源为代价、以利用廉价劳动力为优势的发展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实现发展方式转换。

  教育是民生之本,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我国教育事业显然也要牢牢把握“补短板”和“提质量”这两条主线。事实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等举措与这些理念一脉相承。因此,结合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未来五年教育将更加重视公平与质量,“补短板”和“提质量”并重。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教育应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补齐短板。近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但是保基本、补短板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要大力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验收的县、市、区的数量仅占总目标的28.59%,距离2020年全国达标率95%的目标还差66.41%,有3个省通过率为零。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存在大班额、师资队伍结构性缺编、财政经费投入不够等问题,亟须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评估与监测,加大扶持力度。

  其次,要切实打好“教育扶贫”这场硬仗。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有6个省贫困人口超过500万人,有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92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脱贫任务非常艰巨。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美国著名政治哲学家约翰•罗尔斯提出补偿原则:“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未来5年,迫切需要加大对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的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建立资金竞争性分配机制,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中央财政5年每年投入350亿元支援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基础上,进一步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帮扶;要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重点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采取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方式,培养四年制、五年制定向师范生;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帮助贫困户掌握实用技术技能,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助力贫困地区由“输血”转为“造血”;加大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力度,以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为重点,所有贫困家庭高中、中职学生免除学杂费。

  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十三五”教育应进一步强化内涵,提升质量。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教育的需求从“有学上”变为“上好学”,提高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质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高质量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坚持内涵发展。从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转变,从注重硬指标增长向注重软实力提升转变,练内功、比内涵、出名师、育英才,建设一批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和学科。三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逐步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建立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人才。四是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目前,个性化、多样化教育消费渐成主流,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的矛盾更加突出,面对“择校热”高温不退,需要发挥市场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满足教育需求。

  此外,未来五年教育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目标已经明确,要实现到2020年教育公平与质量显著提升的战略目标,关键在于政府转变职能,把该放的放掉,把该管的管好,该服务的服务好,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一方面,政府要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提供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不是面面俱到样样都做,而是做最基本的事。要坚持保基本、广覆盖、兜底线、普惠性,推进基本教育服务均等化,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教育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

  另一方面,政府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落实简政放权。列出“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给权力带上“紧箍咒”,进一步落实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给基层学校松绑,凡是学校能够自主管理和决策的事项,尽可能交由学校负责,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审批和干预,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教育活力的“乘法”。(来源:人民政协报,有删节)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