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十二五”回眸】系列报道之二

2015/11/10

  科研及成果转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社会服务能力凸显

 

  [编者按] “十二五”期间,学校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提升科研成果水平为重点,充分发挥在电子信息、计算机科学技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的科研特色和优势,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和制度建设,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科研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制度建设与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因2015年数据统计尚未结束,以下数据仅统计至2014年) 

 

  科研经费持续增长,承担高级别项目的能力进一步提升。首次承担了国家863科技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首次获得国家级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相关专项课题;首次承担单项项目合同额约3000万元的重大横向项目。(下图单位“万元”)

 

 

  首次获批教育部创新团队,首次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项目有重大突破。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优势特色,联合各类创新力量,积极参与建设“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的“北京世界城市循环经济体系(产业)协同创新中心”被列为市教委“2011计划”培育项目;参与5家知名高校牵头的协同创新中心组建工作,其中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获教育部批准建设。

 

  学校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大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并开始大规模盈利。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搜索引擎”已成为校办参股企业—北京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该公司于2011年6月15日在创业板上市,是北京市属市管高校中首家上市的校办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搜索引擎公司;“气流式惯性传感器及压电传感器系列产品”已列装多项国防、军工重点工程,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血流变测试仪器系列产品”打破了国外产品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 

 

  学校新增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参与建设北京实验室2个,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专项经费,加强学科及重点实验室等基础条件建设,使学科与科研基地的装备水平和研发手段进一步提高,科研条件和环境得到加强和改善。学校现有省部级研究机构14个,校内研究机构27个,逐渐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

 

  

  学校对科研管理各项规定进行了梳理,继续加强各类科研经费管理,进一步优化学校科研管理体制、评价激励机制和科研资源投入机制,加大了对高级别项目、高水平成果的奖励力度,充分发挥科研激励政策的导向性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供稿:党委宣传部 数据来源:科技处 配图:记者团王啸洲)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