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师生回首共话40年】 李邓化:22岁,人生来了一次华丽转身

2018/12/03

  

电焊姑娘用知识改变命运

  金正梁:李教授您好,打扰了,今天占用您宝贵的时间!首先,您能否介绍一下您自己的家乡?

  李邓化:我的老家在河南省邓州市,你们一定知道南水北调工程,渠首就在我家乡。咱们北京现在饮用水的70%都来自那里。上世纪70年代,我上初中时,曾经参加过筑坝劳动,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能喝到家乡的水还是非常高兴的。

  金正梁:那您高考前在从事什么工作呢?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是怎样一番情景?

  李邓化:我高中毕业后就参加了工作,当了四年电焊工。参加高考时我已经22岁了,是你们毕业的年龄。1977年底的时候,突然听说恢复高考了,但是我们那是一个小县城,消息很闭塞,还以为是假消息呢,后来证实是真的,很激动。

  金正梁:什么动力促使您报考?对于考大学有过什么思考?

  李邓化:这个动力就是知识改变命运。本来从小就梦想上大学,但因为历史的原因,有11届学生没有高考。可我心中一直有着对知识的渴望,一直想上大学。

李邓化教授在1978年入校时与同学的合照(右二)

  金正梁:如果没有高考和改革开放的话,您觉得自己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李邓化:如果没有高考的话,我可能很早就下岗了。我们那个工厂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已经倒闭了,变成了大商场、大库房。有一年我回去探亲,看到一起进厂的一个工友在路边卖白薯。不是说卖白薯多么不好,但其实他的生活已经很窘迫了,当时并不像现在有着这么多职业可供选择。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没有改革开放的话,很难说现在会是什么样。

  金正梁:您是如何备考的,这期间又有哪些令您难忘的事呢?

  李邓化:我们就是白天上班,晚上复习。没有复习资料,只能问学校的应届生去借,之后手抄,第二天赶紧还给人家,所以夜里很少睡觉,白天还要继续干活。至于难忘的事,我们县城那个时候晚上经常停电,点着煤油灯复习。那时候没有高考辅导班,高中老师利用晚上时间给在校生讲重点,我们就站在窗户外面听,尽量往脑子里边记。

 

获得博士学位的李邓化教授

 

大学,如饥似渴地补课

  金正梁:您考上了哪个大学? 您当时是怎么去上大学的?有什么感受?

  李邓化: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交大。是从上海迁到西安的,1956年周总理做的批示。许多老教授把祖产献给国家,离开繁华的大上海,举家西迁,为建设大西北做贡献。这就是被习近平主席称赞的“西迁精神”。交大每届新生入学,首先进行的都是“西迁精神”教育,家国情怀,建设大西北。那年我们全县有三个人考上西安交大,其余两个是男生,是电机系的,我是无线电系的,我们三个人就一块儿坐火车,从洛阳转车,心情非常激动,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

  金正梁:您在大学期间有什么难忘的事?

  李邓化:没有什么特殊的事,就是如饥似渴地拼命地学习,我相信所有77级、78级的学生都是如此,想把失去的时间找回来。我之前没学过多少英语,只是认识26个字母这个水平。英语分快慢班,从abc开始学,我分在慢班。慢班的学生就一直拼命地学,一个学期下来,快、慢班就合班了。背单词的工具就是用小纸片,可以装在口袋里,正面写单词,背面写中文解释,利用一切可用的空隙时间背单词。不论从宿舍到教室的路上,还是在食堂打饭排队时,都在背单词。还有当时学高等数学,一本一本的做习题集,当时樊映川和吉米多维奇的高等数学习题集,77级、78级的学生都做过,用如饥似渴来形容当时的学习状态一点儿都不为过。当时每周六晚上学校会放露天电影。学生还自发组织跳集体舞交谊舞。周末晚上,我们会把食堂的椅子挪开,腾出空地在食堂跳交谊舞。学生也听邓丽君的歌,读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小说。

 

李邓化教授与研究生一起做实验

 

学科专业建设的先行者

  金正梁:您是什么时候来学校工作的?

  李邓化:1993年来的,原来我在其他单位工作,后来就调过来了。刚开始在企业工作,后来在机关工作,但我不太适应机关的行政工作,我一直想从事学术研究工作。

李邓化教授与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合照

  金正梁:到学校工作以来,您参与了学校的哪方面的建设发展?

  李邓化:刚来的时候是在传感器重点实验室,主要搞科研。先后在通信学院、自动化学院、信控中心工作。在学科建设和本科专业建设方面,负责建立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咱校是设置该专业的前8个高校之一。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建立了“控制工程”专业学位一级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二级学科,申报并获批“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负责人,从2004年至2008年,在咱们学校建设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进程中做了大量工作。经过5年的共同努力,将“电工电子实验室”,在2006年建设成了“北京市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又被教育部命名为“电子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2年正式挂牌。“信控中心”在国内高校“电工电子”教学领域享有一定的声誉。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在校内率先进行了开放实验室工作,实验室对学生全面开放,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010年以自动化学院为主体,咱校承办了全国足球机器人大赛,全国共有40多个学校参加,当时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许多媒体都做了大量报道,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咱们学校的声誉,而且带动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每年咱们学校的学生都会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比赛,获奖无数,对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由于咱校在“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及开展机器人教学实践工作突出,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吸纳为理事单位,我也荣幸地成为第六届理事会理事、机器人足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金正梁:作为曾经的学科带头人,您对学校之后的学科建设有什么展望?

  李邓化:博士点建设应当是一个重点。我们为此奋斗了这么多年,特别希望学校能在2020年拿下博士点,让学科建设水平整体上一个新台阶。

  金正梁:作为2018级的新生,我跟您上大学相隔了整整四十载,对我们“00”后大学生有什么期待?

  李邓化:首先我要祝贺你们啊,赶上一个这么好的时代,国家蒸蒸日上,个人的发展空间又这么大。第二,大学四年要抓住机会好好学习,要利用好咱们学校的现有条件。咱们学校本科实验室的条件可能超过了许多学校研究生实验室的条件。第三,要敢于尝试,勤于实践,不怕失败,为今后顺利走上社会、报效祖国打好基础。

采访手记

  通过参加本次“师生回首共话四十年”采访,我心中感慨良多。李邓化老师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但她凭借勤奋刻苦成功考上了大学,并再接再厉为祖国的教育事业继续奋斗了数十年,为我校的学科专业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的责任感和挚诚的爱国与奉献精神,诠释了“祖国的需要就是个人的需要”的信条。四十年在历史长河里不过是瞬间,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却是刻骨铭心的不平凡的奋斗过程。改革开放让许多人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通过他们的奋斗,让中国发展的巨轮驶入新的天地。我想,作为后来人,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扛在肩,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供稿:大学生记者 金正梁 李鎏洧)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