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异域学习】任哲勖:重新认知商业创业

2018/10/22

  2018年暑期,我有幸参加了由学校学组织的研究生2018年暑期早稻田大学创新实践项目。本次的交流团队由研究生院李忠刚老师带队,以及来自经管学院、信管学院、机电学院、自动化学院、光电学院共20位同学组成。此次赴日主要是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一起在早稻田大学进行学习、交流,培养商业创新意识,开拓视野,交流中日文化。交流学习全程共8天。

    思考交流中吸收新知识

  此次在早稻田大学为期一周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国际化创业人才的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各项能力,其中主要包括Entrepreneurship(企业家精神)、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商业模式创新)、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team work(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以及由数位在日企业家所分享的成功经验,各个环节的靶向性非常明确,即针对商业人才的培养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讲解。同时,我觉得早稻田大学课程最大的不同是学生的参与度很高,每堂课都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讲,而是通过我们学生的全程参与,并且是带有目的性的参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也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吸收新的知识。

 

  

  连续五天的课程是围绕一个目标来展开的:通过五天课程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出完整的商业创意并在最后一天向其他人进行展示。而在连续五天的学习中,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了一系列的任务来完成最后的目标。首先是问题的提出,每个人都要回答“在中国不会说汉语的外国人所面临的问题”;其次针对小组内每个人提出的不同的问题选择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困境;第三,通过头脑风暴,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想出不同的创意,扩展自己的创业思路;第四,基本已经识别出来的55种商业模式卡片,我们接受了商业模式甄别的训练,通过对于不同企业商业模式的判别来强化自己对于创业时的侧重点和优劣势;第五,通过Who, What, How, Value模型,我们最终提出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并成功向大家做了展示。

  系统、深度参与的学习让我对于商业创业有了全新的认知,并且明白了创业并不是一时的冲动或者一个想法就能开始的,想法和创意要经过层层论证,通过严谨的分析真正能够解决市场上还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提供给你长久发展动力,这样的想法才能从一开始就走上正轨并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这样的引导式教学也让我真正的掌握了所应该要学习的内容,这与国内的教育学习模式有着莫大的差异,我个人觉得这样的课程学习更有效率。

  

  参加课程第二个的收获是在有关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的课程上,由一名在日华人唐昊教练给我们介绍的Coaching。通过后来进一步的讲述,我了解到Coach是教练,来源于体育界的概念,后被引用到管理领域。用于辅导下属和新人。Coaching不仅适用于工作领域,也适用于父母对孩子,朋友之间提供支持等 “帮助他人成长和改善现状” 的场景。Coaching是辅导的动作——通过启发式提问,让辅导对象自己获得对事实的认知,并做出行动目标的承诺,达到帮助他人发展和成长的目的。

  我在Coaching课程中收获最多的,一是关于打破陌生的Ice Break(破冰),利用提问的力量,通过科学的提问方式可以迅速有效的打破陌生人之间的隔阂,加速双方信任关系的建立。我平时属于比较内向的性格,遇到不认识的客户或者不熟悉的同学总会尴尬冷场不知道说什么,有时候甚至会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通过Coaching的课程,让我找到了一个好的方法;二是要注意说话的尺度和方式,同样的意思,用不一样的词语表达可能会让对方产生不同的影响。我曾在课上参与了唐昊教练的互动,对于同样的问题,先后两个不同对话的方式,让我接收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三是要注意倾听,在课堂上通过一个小游戏,唐昊教练对我们所有人讲述了一个故事,在故事结束之后能够真正回答对他问题的人寥寥无几,而问题的答案就在故事叙述的开始,而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人为的忽略了。通过这个实验,让我认识到了完全客观倾听对方话语、不掺杂自己主观判断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垃圾问题的思考

  由于我在研究生期间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措施,因此在日本学术交流期间我着重关注了日本的垃圾处理情况。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以环境优美、没有污染而闻名的,但很少有人真正去了解过日本是怎么做到的。通过我在当地的观察,与早稻田大学中学生、老师的交流询问,我大概进行了一些总结。

  首先,日本有着极其完备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日本的垃圾分类太细,十分繁琐,基本在有垃圾桶的地方都会将垃圾分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纸”、“玻璃瓶”、“易拉罐”、“金属”、“塑料瓶”等类别,同时垃圾桶中盛装垃圾的垃圾袋也是分为不同的颜色,方便后期的处理。而且通过我与当地人的交流,他们表示几乎每户人家里都会有一本政府免费发放的非常详细的垃圾分类手册,帮助他们正确的进行分类。因为在日本没有垃圾桶的分布区域很小,大部分地方都需要居民自己将垃圾进行分类后再统一由清洁工进行清运,但是如果居民没有正确将垃圾分类的话,他们不会带走垃圾而是会在袋上贴标签标明错处。

  

  其次,在日本垃圾分类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已经把是否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正确使用垃圾袋等作为评判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标准。垃圾分类收集以社区等为单位,垃圾如果存在分类、投放地点或时间等错误,通常不会被收集,须要自行取回。在有些地区还会有专人帮忙检查扔出去的垃圾是否合格,如果发现问题会送回、提醒或者进行宣传教育等。

  

  通过以上两点,我觉得在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上日本确实形成了一套完全有效的系统。日本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将垃圾分类的方法逐步细化,从源头上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并进一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近年来,国内对于垃圾分类和可持续利用也逐渐重视起来,也出台了不少相关的政策和制度,但总体上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此,我觉得不妨可以多借助一些日本的经验和做法,一方面强化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和预防垃圾污染的意识,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在垃圾治理上多下功夫,从源头上对垃圾污染进行治理,推进垃圾的减量化工作。

  总的来说,学校组织的研究生2018年暑期早稻田大学创新实践项目让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进行了反思,真是受益匪浅,希望学校能够继续开展此类学术交流项目,也祝愿学校将此类项目越办越好!(供稿:经管学院 任哲勖)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