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朝着梦想奔跑——2016年综合考核优秀教学单位创新发展纪实

2017/06/14

  2016年对于信息科技大学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辛勤收获、沉淀探索、再次出发的一年。在空间、办学、育人、情感环境建设方面收获沉甸甸成果的同时,学校在治理环境建设方面也迈出了跨越式的步伐。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学校首次进行了二级单位年度考核,经过全校评比,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勇夺“勤信”杯冠军,并与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为首次综合考核优秀教学单位。让我们随记者的笔触走进这些单位,追寻他们奋斗的足迹和那些关于奋斗的故事。

 

 

  向“双一流”的目标前进

  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是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的“双一流”梦想。早在2015年,国家首次提出“双一流”发展导向时,这个梦想就在学院的领导和教授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然而曾几何时,人才和平台是横亘在发展面前的拦路石。作为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董明利最怕的是看中的青年才俊反问:“咱们学院能提供什么样的发展平台和资源?”然而在发展面前,这已成历史。

  近年光电学院的发展一步一个脚印。2012年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参加教育部学科评估,排名进入了全国前20名;2014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率先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5年与剑桥大学、清华大学联合成立的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挂牌。2016年,“光电信息与仪器”教育部创新团队考核为优秀,获得教育部滚动支持。与此同步,学院积极聘请领域内高层次人才来帮助我们进行学科专业建设,从最初的王子才院士、叶声华院士,到后来美国的骆飞教授等专家带来了国内外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学术视野,拓展了学术资源。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内涵建设的不断发展、社会声誉的日益提升吸引了众多青年才俊、优秀学者的加入,同时也促进了青年教师的成长。“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走出校门进行学术交流,开拓学术视野……”学院青年教师周哲海老师说。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孙婷老师到校后不久便成功入选第二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学院的科研氛围越来越浓厚,教学科研孰轻孰重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争议,然而这个争议在光电学院并不存在。大家都清楚科研对教学的支撑与促进作用。 ”周哲海说。

  为提升学科声誉,学院积极承办博士论坛、院士论坛等高水平学术会议,与更多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仪器与光电领域专家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合作进行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院的科研实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学院科研到款连续三年名列学校前茅,年人均科研经费达到50万元,先后获得中央支持地方科研基金项目、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课题,仅2016年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

  董明利说:“一流学科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与平台、有特色和水平的科研与成果、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良好的社会声誉等实实在在的支撑。未来道路,仍然漫长,但是我们正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进!”

  为学生插上腾飞的双翅

  机电工程学院有两个闻名全校的科技创新社团:一个是王雪雁老师带领的Water队,另一个是深圳市创翼睿翔天空科技有限公司CEO唐荣宽读书时所创立的无人机协会。Water队曾四次问鼎世界冠军,而无人机社团的唐荣宽在校期间就和同学们一起开始创业。

  无人机协会在学院张志强老师的热心帮助和指导下不断发展壮大,唐荣宽和同学们锐意进取、不断创新,研制孵化出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及无人机产品样机。在一次比赛中,广东泰一高新技术发展公司的战略投资看中了他们的无人机,协会创业团队意外地获得了1000余万元的风险投资。从此唐荣宽和协会创业团队如他们的无人机一样,犹如插上飞翔的翅膀在高远的天空自由飞翔。当前,唐荣宽的创翼睿翔天空科技有限公司也相继开展了轻型手抛式固定翼无人机、救灾抢险无人机、国土监测型无人机、光伏巡检无人机系统集成、建筑外立面检测多旋翼等机器的研发和开发。2016年底,唐荣宽带领他的团队将自主研发的航拍器产品正式推向市场……

  与此同时,机电工程学院还积极推进本科专业教育认证及专业评估,深化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从2015年6月1日到2016年10月26日,全院教师特别是机械工程系的老师们连续作战500多个日日夜夜,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专业建设,两个暑假、一个寒假无怨无悔地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机电工程学院副院长王红军说:“在最紧张的时候,我凌晨4点在微信群里提个要求,大家很快就能反馈。好几位老师都累病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在以学生为中心,为专业的发展呕心沥血。”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黄民说:“ 突出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开展学生的科技创新及竞赛活动是学院的人才培养特色。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意味着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实现实质等效对接。这是我们人才培养迈出的又一个坚实步伐。这二者将相互支撑,为学校育人环境建设不断贡献力量。”               

  “高铁行动”创辉煌

  2016年9月24日,在承载着历届校友青春记忆的大阶梯教室,面对五湖四海回家的校友们,院长苏中的第一句话是:“信心比黄金还重要。30年的历史证明,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永远都不缺乏自信!”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的自信从何而来?打开纪念册,一张张斑驳的旧照片扑面而来。硕士二级学科由2个增加到3个,新增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新增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名,新增北京市长城学者1名……获批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关村开放实验室、市级职工创新工作室……1986至2016,30年一路走来,通信学院的战果辉煌。老师们说:“光辉的办学历程和办学成就给了我们充足的历史自信,事实给了我们充足的发展自信。”

  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老师们记得,这些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科研经费逐年提升,科研项目层次和水平也逐渐扩展提升,科研领域逐渐拓展。目前,实验室承担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基金、973课题、“核高基”课题、国防预研、探索二代、北京市科技计划等项目。研究领域从之前的器件、部件,拓展至系统装备;应用领域拓展到陆空天电领域;合同额度也从十几万、几十万提升到百万、千万。

  学院还研发出了一系列应用于国计民生以及国防领域的重要科研成果。历经9年,率先突破11000g过载技术瓶颈,研制成功高动态阻尼陀螺,应用于多个国内及外贸装备,出口多个国家,获2016年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随系统参加2015年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9•3阅兵。蛇形搜救机器人可在局部受损或故障的情况下保障任务继续执行,能代替人类在高危险、被污染环境及零可见度的水下环境长时间工作,该成果获中国优秀专利奖1项,并被人民日报关注报道。

  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学院实施“高铁行动”,学院每名勇于追求卓越的师生都是通信学院这个专列前进的动力。师生们说,大学的灵魂在于追求卓越。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人30年如一日,扎根大地、求实创新、追求卓越,是对学院的发展自信从何而来这一现实命题的最好回答。

  细微之处真情见

  电工电路实验室隐没在小营校区运动场旁边的一片绿荫里。推门进去,任小军老师正举着微型相机独自在录制微课。实验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他都细细地设计演示,一点点录制。十几分钟的微课,凝结了他的心思与情感。杨鸿波老师说,这样的课程在他们这里有很多,老师们为了提升教学效果、在有限学时内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自发自觉地进行录制,这些工作很多时候是没有任何资金和时间支持的。

  他们是电子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老师,中心在今年的二级单位考核中获得教学单位优秀奖。杨鸿波老师说:“这与老师们细致、主动的严谨教风分不开。”

  这些教风不仅仅体现在微课录制上,早在2014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进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时,中心的老师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学校专业发展的一个方向。2016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时,中心的老师们分析结合各专业工程认证的指标点,逐个和相关学院沟通,编写了40多套新的教学大纲。“这些工作都具有前瞻性,充分体现了老师们细致、主动、严谨的工作作风。”

  与每个实验教学中心一样,老师们没有将自己的人才培养职责局限在有限的课堂上。在王扬、李越老师的组织下,中心成立了G-robot科创社团。“开始只有不到10个学生在这里参与科技创新,但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不到3年就发展成为一个超过100多人的学生科技社团。”中心负责人高晶敏老师介绍。这个社团也是个平台,利用这个平台他们研制了自己核心的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利用这个平台,他们积极探索跨专业跨学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虽是教学中心,但是老师们并没有停止探索的步伐。不少老师主动承接科研任务,研究领域涉及军工、民用航天等多个领域。“教学和科研永远不能分开,科研是教学坚实的后盾!”高晶敏老师说。

  未来,电子信息与控制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继续秉承细致、严谨、主动的教风,结合学校的发展方向,定位规划自己,服务学校教育教学……

  在创新发展中,以光电学院、机电学院、通信学院、信控中心为代表的广大教学单位,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 我们提到的只是四个教学单位创新发展的剪影。虽然不完整,但是从中可见他们奋斗的精神和足迹。除了上述单位之外,本次二级单位考核中,招生就业处、党校办、组织部、科技处、纪委办公室等党政管理部门和群团组织也获得优秀等级,还有多个单位获得了单项工作奖。诚如飞驰的高铁,每节车厢都是前进的动力。对于信息科技大学来说,每个单位、每名师生都有不同的价值,或许每名师生的生活并不波澜壮阔,或许每个单位的事业并不惊天动地,但是只要心存善意,胸怀梦想,一样可以用自己的点滴努力,铺就学校建设发展的光明大道。如今,我们已步入推动“五个环境建设”落地见效的关键阶段,期待这样有关奋斗和发展的故事越来越多,汇聚成推动学校进步的强大动力,为学校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供稿:党委宣传部)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