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电子邮件 / 分享

回“家”校友:见证五载荣光共谱未来新篇

2013/05/18

518日,70余位校友从全国各地返回母校,参加新大学五周年校庆活动。迎着初夏的微风,漫步在久违的校园里,见证着母校五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他们心中感慨万千、激情无限。回有什么感想?想对母校的过去五载说些什么?对师弟师妹们有何寄语?在校友们开会的茶歇时间,我们随机“逮住”20名校友进行了简短采访。

张庆辉(1982级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学校的硬实力和软实力都有很大提升

我是母校前身北京机械工业管理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机械制造,毕业后先后在学校团委、学生处和系团总支工作;1993年开始下海经商。今天回“家”的大部分校友我都认识。四年的学生生涯和三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对学校有着更深刻的情感。虽然我学习工作时,学校的条件还很艰苦,但是我却对她充满热情。现在,新大学已走过五年光阴,不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希望学弟学妹们秉承校训精神,脚踏实地地过完这四年,不留遗憾。

安志怀(198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快乐生活

我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感到非常满意。那时对学校的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习环境艰苦,但资力量雄厚。学习靠智力,工作靠能力,而能力体现在运用上。因此,我希望母校多开设一些学以致用的课程,为学弟学妹们将来就业做好充足准备。希望学弟学妹们努力学习、快乐生活,好好利用大学这段宝贵的时光。

曾淼(2002级自动化专业学生):书到用时方恨少

大学里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曾经逃课去网吧,对老师说的话没有太在意;后来逐渐意识到与周围同学的差距,才开始分秒必争地学习。进入社会工作后,我发现,那句“书到用时方恨少”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我现在每天都看书,来参加校庆活动,我的包里也不忘放入一本考级用书。当初老师曾经告诉我,专业是吃饭的东西,很直白,也很现实。

苏永元(2003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虽毕业但心从未离开母校

我每年都会回母校看看,感受到校园环境有了很大变化,但依旧那么亲切。校友会议开始之前,我还特地去了自己曾经上课的教室和宿舍,与以前不同的是,这些地方的硬件设施都有了大幅提升,我不禁有点羡慕现在的学弟学妹了!我希望母校今后的名声更加响亮,释放更多的活力和激情。

毛晓菲(2004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母校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

毕业五年了,回学校的机会比较少。今天,看到母校变得如此美丽,老师如此勤奋教学,学弟学妹们如此充满青春活力,我很激动。我在母校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并顺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可以说,母校是我梦想起飞的地方。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相比以前,有了质的飞跃,我更希望学弟学妹们把握好学习机会,做到今天以信息科大为荣,明天让信息科大以你为傲。

姚学军(1981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母校这五年发展成效显著

母校这五年发展成效显著:专业增多了,师资力量增强了,校园环境优化了。我还听说母校的录取分数在不断上升,学生的培养质量也有大幅提高,这是一件令我们十分欣慰的事情。我希望今后有更多优秀的学子,在社会上大放异彩,为母校增光添彩。

陈朝晖(1985级计算机软件专业学生):祝愿母校越办越成功

此次回到母校来,深切感受到母校发展变化的迅速。今天,我见到了不少已经不小成就的校友,我还想见到更多坚守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的校友。因此,我希望更多人加入校友会。在国外工作多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回馈母校、回馈国家。我还希望今后毕业的学弟学妹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了同窗之情。衷心祝愿母校越办越成功!

田亚光(2008级自动化专业学生):我铭记着恩师的话

当年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尤其是拍摄微电影参加大学生电影节,还有帮助老师做科研项目,都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今天,我见到了大学数学老师。他曾跟我说:“一个人的人生,总有特定的那么几年,这几年把握住了,以后的人生就会平坦很多;但如果走了弯路,再绕回来会耗费很多心力。”我时刻铭记着恩师的这句话,也希望于学弟学妹们共勉。我希望每个同学都是一棵树,当你们毕业时,你留下的远比带走的多。

宋子明(2001级信息管理学院学生):学弟学妹们参加实践的意识更强了

当年我在校读书时,图书馆大楼还只是一个热气腾腾的施工现场。我认为大学给你的知识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学的能力,希望大家多去图书馆。今天,看到学生记者在会场里忙来忙去,我感到现在的同学比我们那时参与实践的意识更强了,接触社会也更多了。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学校打好基础,为适应社会做好准备。

白晓(2002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母校是我的骄傲

我是合校后的第一任学生会主席。如今五年过去,再次回到母校,依旧难忘当年合校对我的影响和震撼。当自己代表着学校外出与其他高校进行交流时,每每介绍起学校,我都难掩自己自豪的心情。母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很扎实,我希望她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次。

刘智(1998级自动化专业学生):要努力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是一个成长的平台,学弟学妹们在学校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而不单单局限于课本知识,还要多参加校内外活动,增长见识,拓展视野。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学弟学妹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会处理好人际关系,这有助于我们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

栾佰霖(2004级自动化专业学生):仿佛毕业就在昨日

我眼中的母校依然如此熟悉,感觉自己就像是刚刚毕业。我现在工作地点离学校近,因此基本上每天都能看到学校,我见证了走前的“工地”变成现在精致的“小红楼”的过程。我认为母校的校训“勤以为学、信以立身”十分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社会需要更多勤劳并且有诚信的人,需要那些从基础工作做起,并一步步成长的有志青年。

王春永(1997级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希望学弟学妹们加强自主学习

我当时学的是数控专业,平时和老师联系比较多,也经常回学校。此次参加校庆活动,感觉母校的办学条件又改善了很多。回想年轻时的求学经历,我认为我们很能吃苦,学习起来很认真。现在,随着老师教学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学弟学妹学习轻松了很多。但是,我希望他们加强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始终脚踏实地,不断完善自己。

穆东辉(1994级机电工程学院学生):因为专注,所以成功

我原本报的是计算机专业,却被调剂到了机械专业。念大一的时候,我着实苦恼了一阵子,因为对机械专业没有多少兴趣。大二的时候,我突然“开窍”,从此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同时,我体会到咱们学校的机械专业很好,甚至比很多名牌大学更好,我没有理由放弃!参加工作以后,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做事情要专注。很多同学都先后改行做了别的工作,只有我从未改变。专注,使我的专业能力越来越强,工作上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如果一个人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需要专注在一个行业里面,从一而终;做人也是一样,希望学弟学妹们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吴剑锋(1997级信息管理学院学生):校友会可以发展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

我高考时以全县理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我校。这些年,母校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让我引以为傲。希望同学们在学习方面多拓宽视野,储备信息和知识。我认为,校友会可以发展为一个强大的搜索引擎,把各行各业的校友信息、故事汇聚在一起,让学弟学妹们从中汲取经验。

田雨聪(1987级自动化专业学生):一定要求看看新校区

学校的变化真大。我是1987年入学的,那时,图书馆、男生的学五公寓都没有。虽然条件没有现在好,但是我们很开心,很珍惜当时的学习环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是我的牵挂。我知道学校要在沙河盖新校区了,沙河校区建好后,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宋杰(1989级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我们会尽自己的努力为母校做贡献

今年是我毕业的整整20个年头,这20年里,我经常回来看望母校,见证母校的蓬勃发展。学校令我高兴的变化之一,就是教师队伍的年轻化,这让学校更有朝气与活力。在我上学的时候,学校就有“十佳歌手比赛了,但舞台却是搭建在食堂门口,没有现在的良好条件。现在,学校对同学们的关爱十分贴心,他们拥有良好的活动条件。希望母校越来越好,我们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做贡献。

韩冬(2008级理学院学生)、施辰舞(2007级机电工程学院学生):我们将见证母校的下一个五年

我们和2006级工设专业的苗硕一起共同设计了校友会的会徽。对我们来说,印象最深的大学生活就是军训对我们的意志的磨砺,学校创造的良好创业平台对我们能力的锻炼,如大学生创业大赛。母校给了我们荣誉——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我们也在这里放飞了梦想。我们将继续见证母校的下一个五年!

蒋龙(2005级计算机工程与设计专业学生):学校的文化建设有了提升

经过五年的发展,学校在文化建设、新闻宣传方面更加到位了,提升了母校的美誉度;同时,教育质量也有了长足发展,有了保研名额和更多科研项目。希望母校继续提升计算机学科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学弟学妹们不断提升动手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任宜欢(1998级计算机工程与设计专业学生):大学里的友情最为可贵

此次回到母校,感觉校容校貌更好了,而昔日同学、老师之间的关系仍十分亲密;工作这么多年,感到还是大学里收获的友情最为珍贵。希望学弟学妹们在大学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扎实学习专业知识,在持续学习中不断成长。

(记者团 袁姝雅 张长浩 姚超 谭馨 张奕聪陈霈然 刘婕青 曹冰杰 李福森 赵佳琦 何莎莎 张一依 袁铁明)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商标

Copyright © 201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网络中心。任何技术问题请联系webmaster@bistu.edu.cn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