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星化身新“农民”,乡村振兴道路上这个小伙很执着
来源:党委宣传部 更新时间:2023年05月29日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未来5年“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党的二十大以来,信息科大师生热烈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走出实验室、走出教室,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基层一线,足迹遍布湖南、山东等地,切切实实把科研做在了祖国的大地上。刘宁以及高动态导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是我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我们就一起走进刘宁和高动态导航团队,看一看信息科大师生如何助力乡村振兴,让科技梦想在农村生根开花。
  刘宁,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应急管理领域青年学科带头人,北京市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累计发表SCI论文15篇、EI论文12篇,授权发明专利18项。曾获201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6年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学校首届“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

  “西红柿最适宜20度的气温,在幼苗阶段,喜欢偏酸性的土壤,而在成珠时期,比较喜欢在偏碱性的土壤中发育……”学校高动态导航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刘宁老师正忙碌在密云区河南寨镇提辖庄村的大棚田垄之间。他边劳作,边为我们讲解着关于西红柿种植的专业知识。这里也是刘宁“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梦想生根绽放的地方。在这一方田地之间,他与“战友们”边摸索边前进。虽然前方的路总是充满未知与挑战,但是刘宁与团队一直坚守在试验田上,做研究、找资源、搭平台、促发展,让愿景从想法变成生动实践!
  生于斯长于斯,厚植兴农情怀
  用刘宁的话说,自己是农村的孩子,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在农村,年轻劳动力日益流失,年长的人留守经营土地的现象逐渐普遍化。“以我们村为例,即使最年轻的种地人年龄也高达64岁。他们干不动,也难以适应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刘宁说。此外,村容村貌的改进、支柱产业的衰落、外来人口的增多、风土人情的互联网化等现实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刘宁。在一次与父亲的偶然交流中,父亲说:“你都上这么多年学了,能给农村带来什么变化吗?”虽然只是一句玩笑话,却在刘宁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

  从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二十大部署的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时代的召唤下,用所学知识切切实实为农村贡献点儿力量的想法在刘宁心中越发强烈。2022年初,恰逢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拉开序幕。借此机会,刘宁立即带领实验室师生展开行动,加紧与当地开展共建。但是面对几乎没有经验可借鉴的状况,刘宁伤透了脑筋,也确实不知道具体要干点儿什么。
  据刘宁介绍,他与高动态导航实验室的老师们深入研究了“乡村振兴”理念,同时又充分考察了密云区河南寨镇提辖庄村的风土乡情。刘宁发现,村内不仅没有支柱产业,发展也比较落后。但是比较惹人眼的是,河南寨镇的设施农业,包括蔬菜大棚数量占整个密云区的60%以上,如今还在持续扩建当中。以此为基础,建设“乡村振兴实训基地”随之提上日程。
  建基地、修马路,乡村振兴从想法走向现实
  作为以高动态导航技术为核心的团队,刘宁说:“专业就是我们的生命,能否用导航、检测等相关技术解决在农业振兴、农村治理、服务农民的道路上遇到的痛点难点问题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刘宁与老师们立即行动起来,着手组建“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双脚牢牢扎在提辖村的土地上,通过走访调研寻找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结合点。

  顶着不被大家看好的压力,“乡村振兴实训基地”于2022年5月正式成立。基地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智慧农业装备的研制与验证、农业信息的感知与分析、科技培训与人才培养、乡村产业帮扶。在刘宁的牵头下,实训基地一直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专业优势,为乡村种植、养殖、加工、病虫害防治、农村物流、电子商务、产品营销等提供技术支撑,开展人员培训,目的是能把农机的导航技术、传感器采集技术、AI智能分析技术等应用在设施农业里,促进产业升级,提升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然而,去往实训基地的路坑坑洼洼,20年没人修。若是赶上下雨,更是泥泞不堪,车辆根本无法开进去。路必须修!然而,修路的过程何其曲折。“刘宁们”谈及此感慨万千。这其中既有乡风乡情的影响,也有政策制度的规制。刘宁和其他“创业人”一起,仅仅是协调就用去了大半年的时间。他们一步一步办手续,联合了20余户村民,不停地做群众工作。没有钱修路,就协调当地企业,或者自己拉赞助,最终铺设完成了一条260米的柏油路。顺利通车那天正值党的二十大开幕前一天,大家给它命名为“乡村振兴路”。为此,提辖庄村还专门向学校发来感谢信。

  如今,“乡村振兴实训基地”已经建成一年多。在此期间,“刘宁们”共走访了400余户村民;学会了种植萝卜、冬瓜等20余种蔬菜;采集了20余GB的土壤与种植数据;除了马路以外,还历经艰辛修了2个试验大棚,建设了教室、宿舍。在跌跌撞撞中,刘宁和老师们将导航技术与农机相结合,研制了小型电动集群式农用载具;将数据采集、滤波估计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建设了自己的智慧数字大棚管控系统,搭建了自己的云平台,并成功接入政府监管平台;带领当地村民成立了两个公司,创建了自己的蔬菜品牌“提辖菜园”,帮扶了4个当地企业;累计培训村民30余人次,培训学生80余人次;相关技术推广大棚30余个。

  刘宁说,他们研制的设备已经以成果转化的形式卖给了国家级农业展示中心,这是基地建立以来赚到的“第一桶金”。平时,还会有一些当地的老百姓、家长和学生到基地观摩、体验。此外,在刘宁以及高动态导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牵头下,实训基地还积极联系计算机学院、经管学院、机电学院、公管传媒学院等部门作物联网设计、设备外观设计、景观设计和logo设计等。他更加希望能够将城中小学的机器人带到基地来,让农村的孩子亲身感受科技,获得更多的帮扶。
  再难,也会坚定地走下去
  从农业数字化改造到农村社会治理,从农民科技培训到小学生科普教育,从自媒体平台推广到电商沟通互联,信息科大的“刘宁们”踏踏实实向前走,没有经费找经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虽然面对诸多不易,但是大家从未停止努力探索的脚步。眼见关注北京村庄发展、关注乡村振兴的人越来越多,刘宁满脸欣慰,也坚信目前从事的事业是正确的。

  然而,农业投入大、产出小。目前基地建设的回笼资金只有十几万,仅仅能够发放员工的基本工资。面对摆在眼前的现实困境,刘宁说:“你不做,终究没人做。”刘宁把自己和团队比喻成打不死的小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他们的愿景就是踏踏实实干事儿,把目前的工作向前推进哪怕是一小步,那么所有的付出和努力就没有白费。在刘宁眼中,实现目标的法宝就是两个字:坚持!

  党的二十大以后,高动态导航团队全面加强了与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的合作,以“乡村振兴实训基地”为依托,大力开展“设施农业+”项目,拟投资千亩大棚,辐射周边村庄和乡镇。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刘宁打算继续拓宽平台,吸纳群团组织、高校院所、相关企业、金融机构都参与进来,建立一个有机构投资、有院所参与科研、有企业搭建平台的工作网络,共同谱写好“乡村振兴”的信息科大篇章。(供稿:党委宣传部 张帆 编辑:曹含熙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