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发展巡礼

2018年学校十大新闻

2020-01-26

  年末岁尾,党委宣传部分别在新闻网和官微上开展了2018年学校十大新闻投票活动。活动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切关注,大家积极投票并热心提出意见和建议,按照投票结果,结合广大师生意见和建议,我们最终梳理出2018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十大新闻。涵盖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精神、党的建设、顶层设计、学科科研、教育教学等诸多领域,全面展现了这一年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推动“五个环境建设”落地见效的新成果。让我们一起伴随这些事件,回顾2018年我们共同走过光辉历程。

  1、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和北京市精神加强理论武装。2018年,全校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系列报告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相关文件及任务清单的落实工作,以50门试点课程为抓手,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校党委书记王传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等学校领导深入开展宣讲对谈、调查研究;全校上下聚力特色办学、聚焦人才培养、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得到高度认可。2018年,学校党委贯彻落实上级精神,立足学校发展实际,继续完善顶层设计,明确了特色发展的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个环境建设”战略思考为统领,以信息特色为主线,贯穿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国防军工等相关学科群,形成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成信息特色鲜明、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11月27日至28日,北京市分类发展工作考察组进驻我校,对学校的分类发展定位进行了实地考察。专家组认为,在学校党委领导下确定的以信息为特色的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发展定位、“三步走”的发展目标,以及为此实施的改革措施得到了全校的高度认可,符合发展实际。

  3、圆满通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8年6月11日-15日,北京市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对我校进行为期五天的审核评估工作。专家组一致认为,我校高度重视本科教育,思想共识广泛,工作思路清晰,推进措施得力,以评促建成效显著。本年度在教育教学方面,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的7项成果获得了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在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及科技竞赛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00余项,获奖1100余人次,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与此同时我们在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方面也取得丰硕成果,各类艺术社团在各项国家级、市级艺术比赛中成绩优异,学生在“青年服务国家”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中表现突出。关工委以育人为主线的 “四共”品牌项目建设得到上级关工委的高度认可。生源质量核心就业率进一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薪酬和竞争力第三方排名优势明显。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更加突出,育人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

  4、首次作为主持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年,学校召开了科技大会深入谋划和部署落实学校科技工作,努力提升我校科技工作水平。7月17日,由我校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服务价值与文化传播评估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类)项目正式启动,本项目是我校首次作为主持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本年度,光电测试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获得教育部批准认定,现代测控技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北京市知识管理研究基地入选中国智库索引来源智库。我校作为第二单位完成的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学校还获得了5项社会科技奖励,全年科研经费到款额1.78亿,在全市高校保密检查工作中获评优秀。科研军工综合实力稳步前进,有利于学术发展、创新和服务社会的办学环境不断改善。

  5、入选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我校成功入选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这为我校2020年申请博士学位授权点单位奠定了良好基础。本年度,学校按照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请基本条件,齐心协力加大冲博学科建设力度,出台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一步整合资源、凝练特色,做大做强优势方向;重点打造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4个具有冲博实力、特色鲜明的一级学科;围绕“高精尖仪器与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控制”“大数据下循环经济与知识管理”等领域集群进行建设;积极与清华大学签约开展“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共建,包括学科布局在内的办学环境进一步优化,办学特色进一步凸现。

  6、开展校内巡试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2018年10月17日,校党委巡察组分别进驻两个学院开展为期三周左右的集中巡察。巡察组按照深化政治巡察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紧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聚焦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三大问题”,重点对学院党组织及领导班子成员、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巡察监督。本年度,学校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委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除了校内巡试点外,还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推进治理环境建设特别是制度建设,专项巡视整改,新校区建设、经费使用、物资采购等重点领域的风险防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学校党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党支部建设,继续开展“示范党支部”创建活动,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推进基层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12月,宣传部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这是我们持续强基固本、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治理环境建设落地见效的具体体现。

  7、稳妥推进校内机构设置调整和处职干部聘任。2018年11月-12月,学校深入贯彻中央和市委有关精神,围绕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学校机构设置调整和处职岗位聘任工作。机构调整坚持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职能配置,促进工作执行、提高办学效益,适应转型发展、完善治理体系的目标原则。处职岗位聘任工作严把德才标准,坚持公正用人,拓宽用人视野,激励干部积极性。特别是要以干部日常和多年年终考核结果作为知事识人的重要依据,注重历史性的考核积累、注重组织考察、注重纪检监察部门监督、注重群众意见和口碑,在聘任工作中把工作需要、干部考核情况、组织调研考察、群众测评意见以及干部个人意愿有机结合。学校党委要求稳妥推进校内机构设置调整和处职干部聘任工作,以此进一步健全治理体系、加强治理环境建设,增进人文关怀、建设情感环境,为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提供有力保障。

  8、第二届“双代会”胜利召开。2018年11月14日,学校隆重举行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大会全面总结第一届“双代会”以来的教代会和工会工作,明确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校党委副书记王秀彦当选校工会主席;大会选举产生了我校第二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工会委员会、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和各专门工作委员会。9月,学校召开校友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推动校友会换届选举工作,学校党委书记王传亮当选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会长。6月,学校出台了《师德“一票否决”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完善师德考核体系,强化师德考核监督。本年度,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在民主管理与监督、完成学校规章制度的“废改立”、推进依法治校、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发挥群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有力推进了治理环境和情感环境的建设。

  9、产业研究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8年12月,我校依托产业技术研究院申报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获批挂牌。授牌后,学校将通过产业技术研究院每年招收和培养20名左右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入博士后工作站,作为学校师资补充的重要来源,推动学校与市场的深度对接与合作,优化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条件、奠定基础。本年度,学校入选第二批北京市“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项目,积极服务“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新增一批兼职院士、兼职青年千人、特聘教授;青年才俊们大显身手,纷纷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市级百千万人才工程、长城学者、青年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国外高级访问学者项目;4名教师入选新一届高校教指委,2人获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1个团队获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创新团队项目;引进博士(博士后)106人,21名教师通过校内“绿色通道”晋升为副教授。学校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起草相关文件并面向广大师生征求意见建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办学环境,促进内涵发展。

  10、新校区基本实现全面开工年度目标。2018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将我校新校区建设列为我市重点疏解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有关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指导工作,我校将新校区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党委书记王传亮,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亲临现场、靠前指挥,指导建设。在校内各部门积极参与和通力配合下,新校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拆迁工作基本完成,校园总体规划取得批复;主要建筑完成图纸设计,规划设计体现智慧校园、绿色建筑先进理念;各项手续办理顺利,先后取得规划、施工、人防、园林等审批手续;施工场地完成各项准备工作,使新校区具备全面开工建设的基础条件;各标段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开展可研修订工作;新校区文化建设工程启动,主要建筑、道路面向广大师生、社会征集命名。新校区基本实现全面开工年度目标,为实现2020年完成新校区主要建设任务奠定坚实基础,是我校空间环境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