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专题报道--我和我的祖国--精选文章

新时代的奉献榜样——张凤兰老师

2019-09-05

王 鹏

  每天都会舞太极扇、做操、定点投篮球、健步走;有众多爱好,例如太极拳、乒乓球、门球、游泳、健身舞;坚持参加学校活动,关爱大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参加社区、街道组织的各项活动……在听到这么多的活动后,我们很难想象这是86岁的张凤兰老师的日常生活。

  第一次见到张老师是在一间离退休教师的活动室,她身边围绕着几个大学生。张老师虽满头银发,但却精神矍铄地给同学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乐于助人的人。她常常说:“我是一名老党员,要牢记党的教导:活到老,学习到老,为人民服务到老。”

  泰戈尔有一句名言:“我们必须奉献于生命,才能获得生命。”奉献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我校健翔桥校区有一个叫“吉祥独居老人互助之家”的组织,这里的老人年纪最大的89岁,最年轻的60岁。这个“互助之家”的发起人就是张凤兰老师。十几年前,张老师看见很多退休的孤寡教师生活上多有不便、缺乏关心,她对此心急如焚。于是,她牵头和几位老教师成立了“互助组”,这也是“互助之家”的雏形。她常常组织大家出来聊天、参观博物馆、与学生座谈、做体育运动等。如果大家有什么事需要她帮助的,总是一个电话就到。在“互助组”成立的第一年,张老师就打了7000多个电话。伴随着张老师的倾情付出和良苦用心,“互助组”慢慢壮大,成长为几十人的大群体。张老师还经常探查北京各地的养老院,在被问到为什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亲自去查看时,她动情地说道:“我们‘互助之家’这些老人最终还是要去养老院的,我非常担心他们的养老问题,所以我要提前帮他们找找归宿,做做规划。”互助之家在帮助离退休空巢老人互相帮扶的同时实现老有所为,在弘扬互助道德文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营造了校园内尊老、敬老、爱老的互助温暖氛围。从张老师身上我们可以体会到,常怀奉献之心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快乐,心拥奉献之念的人真正懂得人生的真谛。

  张老师不仅关爱老年人,她也善于做青年人的好朋友、知心人。她经常说:“走到年轻人中间,我感觉自己也变年轻了。”在一次党日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张老师给支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分享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巨大变化。张老师从自身出发,回顾这四十年来的发展,强调中国从封闭落后到开放文明富强,这是历史创造性的四十年。结合通信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张老师回顾了移动通讯的发展,从大哥大手机到如今已实现的5G技术,用大量详实的例子充分说明了我国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通过张老师的分享,我们既能体会到我们国家发生的沧桑巨变,也能感受到她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只为能给年轻人更好的帮助和指导。她常常会走到年轻人中间,询问大家的学业计划、人生规划,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了难事或迷茫的问题,她也总是会给大家一些非常中肯的建议。

  身处耄耋之年的张老师,总是把别人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常常忽略了自己也是一位年近九十高龄的老人了。她向我们诠释了一位人民教师、一位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品质,她为他人服务的品质和意志让人肃然起敬。一个人要实现价值与幸福,不能缺少奉献精神;一个组织要取得成功与赞誉,也不能缺少奉献精神;一个国家要完成发展与繁荣,更不能缺少奉献精神。正像张老师所说:“为别人服务,做其他人的知心朋友,是我的选择,以身作则,践行誓言,也是我追求的所在。”作为国家的接班人,当上一代人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做的、能做的就是传承,或继承其衣钵,或传承其精神,因为我们这个国家、民族还有更美好的明天,正等待着我们穷尽我们的生命去开创。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当代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听党话、跟党走,胸怀忧国忧民之心、爱国爱民之情,不断奉献祖国、奉献人民,以一生的真情投入、一辈子的顽强奋斗来体现爱国主义情怀,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在心中高高飘扬!”我们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以创新创造贡献国家。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是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也是推动社会进步新生力量。我们人生的成长轨迹和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轨迹是完全吻合的,这是我们的幸运,也应该是我们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我们应当以天下为己任,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自己的理想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相连,用全部的青春和热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