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办学风采
【迎评促建·院长访谈】访信息管理学院院长王红军:信息赋能、工管结合,构建“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信息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4-02-29
  编者按:为做好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自评自建,进一步展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全面动员师生了解、配合并主动参与到审核评估自评自建工作中,党委宣传部结合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分类设置问题,面向各学院院长开展“院长访谈”。本期,通过对院长王红军教授的访谈,一起走进我校信息管理学院。

  Q1:请您谈谈,如何认识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
  王红军:教育部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水平,促进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和不断创新。新一轮审核评估主要是全面梳理上一轮评估以来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发展状况,找准制约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瓶颈问题,深化人才培养改革,强化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度、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队伍和教学条件的支撑度、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通过优化学校顶层设计,加强质量文化建设,进一步落实以本为本、突出“四个回归”,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保证。
  信息管理学院以此为契机,信息赋能,工管结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价值塑造、知识养成、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启动教学质量提升工程,进行专业改造、学科交叉融合,重塑课程体系、打造精品课程,培育大师团队、提升教学能力,搭建全链路实践创新平台,全方位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借鉴先进理念,开展促进学生有价值成长、教师有价值成就为核心的全面综合提升工程,依托核心课程、企业需求、竞赛要求打造三类项目制课程,建立基于问题和项目等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学习新模式,深入开展产教科教无缝融合,为国家、北京市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信息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Q2:请您谈谈学院在支撑建立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总目标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王红军:学院立足学校人才培养特色,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重点强化“需求-招生-培养-就业”联动,促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的有效衔接。学院在制定各专业培养方案时,结合学院特色,提出多学科交叉融合信息特色鲜明的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校定位高度契合。面向国家、北京市和行业需求,进一步优化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资源共建共享,建立跨专业的模块化项目制课程群组和贯通融合的创新实践环节。培养过程更加注重强化理论基础、突出科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课程培养体系侧重强化实践教学、突出产教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学院不断探索工管结合、学科交叉、研究设置培养学生合作和领导力培养的实践模式改革,努力建立形成以价值引领、科教融合、创新驱动为特色的全新培养体系,形成研究型教学+项目制学习的新模式。


  Q3:请您谈谈近五年学院新工科、新文科专业建设的成效和特色。
  王红军:一是以生为本,夯实专业建设。学院国家级一流专业和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成效显著,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安全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审计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专业建设点,“十四五”期间,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一门;北京市优质课程1门;北京市高校优秀本科教材课件3部(重点2部,一般1部);建设思政示范引领课程8门(省部级1门);校级教学名师及教学基本功比赛获奖7人;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校级课程建设项4项;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8项;开展双语教学课程2门。信息安全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承办第十一届高等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高峰论坛、全国首届《RPA审计机器人》高级师资培训、教育部管科工教指委课程思政指南研制工作总结等提升专业建设与内涵的重要会议与活动,提升专业影响力和知名度。加强质量保障系统建设,落实“以评促建”,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修订学院教学督导工作职责与绩效管理办法,落实评学评教的制度流程和责任人。进一步加强教师的学业指导力度,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的教育理念。
  二是着力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成效显著。信管学院作为唯一一家获批鹏城靶场分靶场授牌的北京市属高校,标志着学校网络空间安全学科和专业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此外,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及实践活动,构建大学四年全链条全覆盖学科竞赛实践创新培养路径。近三年累计获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信息安全竞赛、机器人等信息特色鲜明的学科竞赛省部级以上奖项72项,学生实践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断提升。
  三是稳步推进新校区教学实验室建设,为本科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支撑。按照学校党委要求,稳步推进新校区信管学院实验中心建设项目,顺利实现学院本科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
  四是创新招生宣传新模式,吸引优质生源。学院充分调动专业招生积极性,充分利用网络媒体,通过招生材料宣传、专业视频制作、教授和专业负责人视频直播讲专业等方式,高质量完成招生宣传工作。学院连续三年获本科招生宣传实效奖、本科招生优才奖、本科招生长庚奖等招生宣传奖项共计9项,年度签署生源基地校3所。

  Q4:学院如何调动教师积极性,针对学生特点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助力不同层次学生成长成才?
  王红军:在本科教学中,学院多措并举,从调动教师积极性、优化课程体系和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等多方面发力,全力帮助不同层次学生成长成才。
  一是建立绩效激励机制,调动教师主动性、积极性。学院在绩效考评中设立教学成果奖励制度,鼓励教师在课程设计、教学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此外,定期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也能激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二是设立教师工作坊,提升青年教师能力水平。学院组织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培养他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创新能力,助力其更好地适应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三是多维度考量,构建多层次课程体系。学院根据专业特色、生源特点和兴趣,考虑设计多层次课程体系、不断更新纳入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实践课程、校企合作实训拓展课程等(如大数据综合实训)。
  四是立足专业、学科、行业前沿,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学院立足学科前沿,不断更新和优化课程内容,使之紧密结合实际,具有前瞻性和应用性。注重思政引领,构建课程思政案例库共计8门。
  五是精细打磨,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通过系部教学大讨论,课程团队研讨等方式,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小组讨论、项目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究精神。
  六是充分发挥学校信息特色,引入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和实践比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互动机会,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互动性,引入开源大模型等案例,指导学生的学科竞赛、课内外创新实践等活动。
  七是分层分类,根据不同学生水平和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指导。学院注重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也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设立导师制度,为不同层次、不同特长、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术和职业指导,帮助他们定制规划个人学业和未来发展。
  八是注重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培育。通过社团、大创项目等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实习、社会服务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Q5:对接北京十大高精尖产业,学院是如何凝练信息特色,并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王红军:信息管理学院拥有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主流学科,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两个一级学科,电子信息、工程管理4个专硕学位授予点。学院以学科为引领,专业为支撑,将课程体系、实践创新等环节紧密融合,本研一体衔接、着力培养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
  一是交叉融合,联系实际,对接需求,形成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服务国家首度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
  二是着力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建立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相关产业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技术创新,深入了解产业需求,将产业问题引入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
  三是根据各高精尖产业特点,设计定制化课程,将相关产业知识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前沿。
  四是构建校外企业专家库,邀请产业专家、企业领导等作为导师,指导学生学术研究和创新性项目,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产业问题相结合。
  五是组织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如互联网+、挑战杯、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为他们提供锻炼和展示的平台,激发创新潜能。
  六是持续改进与督导评价,学院组织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组定期评估各专业培养成效与工作情况,根据评估结果不断改进培养方案与教学方法,确保培养出适应高精尖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创新人才。通过以上切实举措,信管学院不断凝练出独特的信息特色,为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采访党委宣传部 李萌 编辑:张艾林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