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荣获北京市教学名师、首批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荣誉称号,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所负责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机电装备智能监控与信息化”创新团队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育人团队入选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主持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等教改项目20余项。
挚爱教育,做树人育才的好老师
坚守三尺讲台32年,黄民一直对教学怀有炽热的情感。 他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工作的永恒主题,用实际行动将爱岗敬业践行至今。黄民从教之初就全心投入教学工作,勤奋耕耘三尺讲台,先后为本科生主讲《机械控制工程》等核心课程6门,为研究生讲授《现代控制理论》等课程10门。扎实的学术功底、娴熟的授课技巧、充分的课前准备,加之“走心”的课堂设计和组织,他的堂课总是精彩纷呈,深受喜爱。智能制造系秦字兴老师在回忆自己观摩黄民的课时就说:“张弛有度的讲解结合工整的板书,黄院长总是能将复杂的知识点梳理得井井有条,犹如春雨一般润物细无声,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并掌握。”
在学生培养方面,黄民注重在日常的教学科研中、在生活的细微之处为学生树立榜样,做到言传身教。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他注意引导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博大的胸怀、健全的人格;关注学生的发展,善于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挖掘潜力、培养信心。
迄今,黄民已培养硕士60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硕士论文、三好学生或攻读博士学位的共计14人;关心本科生和研究生开展的科技创新及竞赛,学院Water队在RobCUP足球机器人世界杯中型组比赛中数次获得冠军、亚军或全国一等奖等奖项,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深度报道。
他动情地说:“我钟爱高等教育事业,工作得非常愉快。我的快乐来自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来自于学生感悟的目光,来自于学生事业成功的喜讯。”因为教学成果优秀,黄民在2010年被评为第六届北京市教学名师;2014年入选首批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2019年和2020年分别被评为学校的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
潜心钻研,做脚踏实地的科研人
黄民主要从事机电装备智能监控、智能机器人等方面的研究。他认为“科研工作没有捷径可走,潜心钻研、脚踏实地、吃苦耐劳是科研工作者的必备品质”。几十年来,黄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曾经有一次,江苏水泥厂紧急向黄民求援,希望黄民等人进厂测量水泥回转窑运行状态,并做故障诊断。当时正值三伏天,加之表面温度高达500度回转窑的烘烤,窑下温度已高达60度以上。在这样的状态下,为了避免高温灼烤,黄民带领研究生戴着安全帽穿着棉袄连续奋战8天。经过艰苦缜密的现场测试和数据分析,终于找到了症结,解决了问题。可是由于连续多日的高强度工作,就在返回北京的第二天,黄民开始高烧不退,喉咙一周无法发出声音。
如今,黄民依然奋战在科研一线上。他聚焦科技前沿和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发展需求,潜心研究,开拓创新,服务社会,科研成果获得推广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参与研发智能监测系统等各类创新产品20余种;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省部级及行业科技奖励共8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EI收录3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
理念先进,做锐意进取的领头雁
勇于担当,源于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特别是在信息时代,黄民作为学院院长,一直思考和谋划着学院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问题:“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北京市十大高精尖产业需求,适时调整办学定位、突出人才培养特色,重点培养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机器人产业领域所需要的、信息特色鲜明、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及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在黄民的带领下,学院紧紧围绕工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积极组织开展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及新专业申报等工作。目前,他负责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分别入选国家级和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功申报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两个新工科专业。
此外,黄民坚持立德树人,贯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理念。他主张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契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加强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技术的有机融合,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他主持完成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子课题、北京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创新项目 、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学名师项目等教改项目20余项;提出“广开资源、延伸时空、拓展内涵”多维度大工程理念,创建创新教育长效机制,打造形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实践、自我管理”的创新教育新模式,机械类专业半数以上学生参与科技创新,近五年获省级以上竞赛奖励百余项;负责的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大学生创新基地评为市级示范基地。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4)、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排名1)、二等奖1项(排名2)。
立身传承,甘做团队建设的铺路人
黄民始终高度重视团队建设,他认为“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团结互助才能走得远”。作为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带头人、“机电装备智能监控与信息化”创新团队带头人,他率先垂范,带领本学科及创新团队开展学科特色及内涵建设,形成机电装备智能监控、数控装备与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等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机电系统测控与安全保障等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发系列创新产品百余种,在机电装备安全服役、智能运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领衔的机械工程教师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机械工程学科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育人团队”入选首批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机电装备智能监控与信息化”创新团队入选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黄民还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近年来,机电学院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激励机制,采取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名师和老教师发挥传帮带作用;为教师创造条件到国内外访学和留学,促进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不断提升。近几年,学院一批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全院近30名教师获北京市级以上荣誉称号。(鸣谢:人事处 机电工程学院 组稿:党委宣传部 张帆 编辑:田驰正 审核: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