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厚慈,(1900-1977),爱国民主人士。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生于河北省迁安县谌庄一个书香之家。毕业于上海东吴大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曾任北平市立高级商科职业学校校长、“冀中行署”黄村农校校长、河北省委常委、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河北省政协常委、河北省参事室主任等职。
受到革命熏陶,投身抗日救亡斗争
1912年,谌厚慈来到北京读书。五四运动期间,他从东北来到上海后考入上海东吴大学,并加入国民党。1925年,谌厚慈在上海参加“五卅”运动,遭到英国巡捕通缉。不久,他投奔冯玉祥,接触到了苏联共产党派来的顾问,受到革命熏陶。1926年,谌厚慈参加北伐军,并于夏季秘密返乡,与共产党员接触,研究组织地方民团武装暴动,策应北伐。在北伐期间,他曾任北伐革命军总部浙、苏、皖、湘、鄂五省联络使,后因反对蒋介石独裁专制,被国民党中央开除党籍,并遭到蒋介石的通缉,被迫流亡到南洋。在新加坡,他发起组织“中国国民党海外革命同志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回国,积极投身抗日救亡斗争。冯玉祥领导的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遭到日寇和国民党军队的夹击失败后,谌厚慈从香港辗转来到天津重谋职业。
追随党的脚步,为学校注入红色基因
1934年底,在天津市河北法商学院任教授的杨秀峰(后来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河北人民政府主席、教育部部长等职)在自己的叔父、河北工学院教授杨十三家里,与冯玉祥领导的察绥民众抗日同盟军总司令部教导处处长、青年军官谌厚慈会晤。杨秀峰认为,谌厚慈是一个重要的统战对象,于是积极奔走于平津两市,很快为谌厚慈谋得北平市立高级商科职业学校校长一职。谌厚慈到校就任后,杨秀峰即委托叔父杨十三,向谌厚慈介绍共产党员张苏、孙文淑(杨秀峰的夫人)到商科职业学校任语文、近代史教员。从此,北平市立高级商科职业学校成为我党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阵地和地下秘密活动地点,学校的红色血脉从此逐渐绵延传承开来。此后,国民党军统、中统也加紧了在学校的活动,学校成为当时国共两党争夺的一个战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陕西省委书记的张勃兴以及曾任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的施宗恕等人就是当时学校学生中的地下党员。
全国抗战爆发后,谌厚慈又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他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代表,赴太行山区慰问抗日游击队,后又动员家人参加冀东抗日暴动。在此期间,谌厚慈还曾在杨秀峰领导的冀西民训处工作。他和杨秀峰很熟悉,对杨秀峰的才学品德也很钦佩。因为思想进步,有正义感,1938年8月在冀中深县成立了以杨秀峰为院长的河北抗战学院。杨秀峰请当时还是国民党党员的谌厚慈出任河北抗战学院军政院的教育长。整个抗日战争期间,谌厚慈奔走于各抗日根据地,决心跟着共产党走。
克服困难,保障解放区纸张供应
解放战争时期,各地纸业十分萧条。为了保证解放区的用纸需要,“冀东行署”在迁安县城南关成立了“冀东纸业公司”,谌厚慈任该纸业公司的经理。
1946年,为了解决边区政府《冀东日报》等报刊的出版、小学课本以及边区纸币发行的需要,党组织派“冀热辽行署”参议、“冀东行署”交际处处长兼“冀东大有桓纸业公司”经理谌厚慈,亲自到“显记”纸厂同大掌柜潘俊峰共商恢复生产和供应解放区纸张大计,并由解放区拨给80万斤小米,作为“冀东大有桓纸业公司”向“显记”纸厂的投资,且包销其部分产品。
1946年8月,迁安县城被国民党反动派控制后,谌厚慈等人转移到迁安西部山区太平寨(现归迁西县管辖),“显记”纸厂的工人也都回家了。谌厚慈得知这一情况后,说服动员该厂主事人,把工人重新找回来,开工生产。当时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为解放区输送了一些纸张。
1977年1月29日,谌厚慈病逝。作为一名爱国民主人士,他除了对革命、解放事业的贡献以外,还在1963年担任河北省参事室主任期间,向河北省博物馆捐献了他的收藏,包括书画作品220余件,三希堂法帖32册及数千张碑帖、墓志拓片等。
(来源:百度百科、京报网、唐山党史网 整理:党委宣传部 张帆 编辑:田驰正 审核:杨静)